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发布于 08:00:00 浏览:14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是一种评估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回避行为及主观苦恼程度的量表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用于筛查和量化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或社交恐惧(social phobia)水平。本文主要介绍SAD的发展过程、内容及填写说明、评分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社交回避及苦恼; SAD; 心理健康; 社会交往

一、量表简介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由美国心理学家Watson与Friend于1969年首次编制[1],用于测量个体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的回避行为及主观情绪困扰。该量表最初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其与其他社交焦虑相关量表具有较高相关性,并能有效区分高、低社交焦虑个体。SAD已被译为十余种语言,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完成本土化修订,同时逐渐与DSM-III-R/DSM-IV等临床诊断标准接轨,成为社交焦虑障碍筛查的重要辅助工具。目前,SAD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干预疗效评估及社交焦虑相关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兼具临床筛查与科研测量的双重价值。

彭纯子等[2]为评估SAD在中国学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对598名大学生及259名高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总量表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85;回避与苦恼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7和0.73。对32名大学生进行2周间隔重测,重测信度为0.76。此外,SAD与同类型量表的相关系数高于与异类型量表的相关系数。上述结果表明,SAD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适龄大中学生社交焦虑评估的有效工具。

二、量表内容及填写说明

SAD为自评量表,共包含28个条目,分为“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两个分量表,各 14 项。社交回避分量表包括第 2、4、8、9、13、17、18、19、21、22、24、25、26、27 条,主要评估被试在社交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倾向独处、是否回避与他人交流等。社交苦恼分量表包括第 1、3、5、6、7、10、11、12、14、15、16、20、23、28 条,主要反映被试在社交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如是否感到痛苦、烦恼或明显不适[3,4]。各条目均描述一种典型社交情境或情绪体验。具体条目内容详见表1。

1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条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得分
1.即使在不熟悉的社交场合里我仍然感到轻松。0分1分
2.我尽量避免迫使我参加交际应酬的情形。1分0分
3.我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很容易放松。0分1分
4.我并不特别想去回避人们。0分1分
5.我通常发现社交场合令人心烦意乱。1分0分
6.在社交场合我通常感觉平静及舒适。0分1分
7.在同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觉放松。0分1分
8.我尽量避免与人家讲话,除非特别熟。1分0分
9.如果有同新人相会的机会,我会抓住的。0分1分
10.在非正式的聚会上如有异性参加,我通常觉得焦虑和紧张。1分0分
11.我通常与人们在一起时感到焦虑,除非与他们特别熟。1分0分
12.我与一群人在一起时通常感到放松。0分1分
13.我经常想离开人群。1分0分
14.在置身于不认识的人群中时,我通常感到不自在。1分0分
15.在初次遇见某些人时,我通常是放松的。0分1分
16.被介绍给别人使得我感到紧张和焦虑。1分0分
17.尽管满房间都是生人,我可能还是会进去的。0分1分
18.我会避免走上前去加入到一大群人中间。1分0分
19.当上司想同我谈话时,我很高兴与他谈话。0分1分
20.当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觉忐忑不安。1分0分
21.我喜欢躲开人群。1分0分
22.在晚上或社交聚会上与人们交谈对我不成问题。0分1分
23.在一大群人中间,我极少能感到自在。1分0分
24.我经常想出一些借口以回避社交活动。1分0分
25.我有时充当为人们相互介绍的角色。0分1分
26.我尽量避开正式的社交场合。1分0分
27.我通常参加我所能参加的各种社会交往。不管是什么社交活动,我一般是能去就去。0分1分
28.我发现同他人在一起时放松很容易。0分1分
回避分量表得分  
焦虑分量表得分  
总分  

三、量表评分标准

SAD采用二分法(“是/否”)评分。具体计分规则如下:第 2、5、8、10、11、13、14、16、18、20、21、23、24、26 题选择“是”计 1 分;第 1、3、4、6、7、9、12、15、17、19、22、25、27、28 题选择“否”计 1 分,其余情况计0分。总分范围为0–28分,其中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分量表各为0–14分。得分越高,提示个体在社交情境中的回避行为及苦恼情绪越显著。然而,SAD评分不能单独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应结合临床访谈及其他评估工具进行综合判断。

四、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范围SAD适用于评估青少年及成人在社交情境中的回避行为及由此产生的苦恼情绪,但不能单独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访谈及其他量表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施测要求:施测应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施测前,应向被试说明量表目的及作答要求,确保其根据平时的一贯感受与行为如实作答。不得漏填或随意更改题目与选项。
  • 结果解释与应用:总分及分量表得分越高,提示个体社交回避与苦恼程度越明显,但不得直接等同于临床诊断。建议结合常模数据、文化背景及人口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伦理与重复测评:施测前应获得被试知情同意并确保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应仅用于科研或临床评估。如用于干预效果评价,应在干预前后使用同一版本量表,并保持施测条件一致,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五、参考文献

[1] WATSON D, FRIEND R. Measurement of social-evaluative anxiety[J].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69, 33(4):448-457.

[2] 彭纯子, 范晓玲, 李罗初.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在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4):279-281.

[3] 许柏特.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其效果验证[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318-320.

End
文章目录 沉浸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