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houlder scoring scale, CMS)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发布于 10:12:49 浏览:905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houlder scoring scale,CMS)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肩关节功能评估工具。本文主要介绍其发展过程、内容及填写说明、评分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Constant; Constant-Murley; Constant评分; 肩关节功能评估;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 Constant肩关节评分

一、量表简介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houlder Scoring Scale, CMS)由Constant与Murley[1]于1987年提出,旨在定量评估肩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状态,广泛应用于肩袖损伤、关节炎及骨折术后等多种疾病的疗效追踪与预后评估。该量表融合主观感受与客观测量指标,总分为100分,其中主观评价部分占35分,包含疼痛评分(15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20分);客观部分占65分,包括肩关节活动度(40分)及肌力测试(25分)。

CMS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并在多个文化背景中验证了其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019年,田子睿等[2]参考原版量表及相关指南完成中文版CMS的汉化,并在120例中国肩痛患者中开展信效度研究。结果显示,中文版CM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9,提示其内部一致性良好;重测信度(ICC)为0.827,表明评分结果在不同时间点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未观察到显著的地板效应与天花板效应(最低/最高得分者均低于15%),表明该量表适用于不同功能水平的患者群体。国外研究亦支持CMS的效度。Roy等[3]于2010年发布的系统评价指出,该量表与多种肩关节特异性问卷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 ≥ 0.70),且在不同类型肩关节疾病中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效应量及标准化响应均值>0.80),但需注意其内容效度受评分标准描述模糊的影响,不同研究中心可能存在评估差异。

二、量表内容及填写说明

CMS为结构化评分量表,涵盖主观感受(疼痛、日常生活能力)与客观测量(活动范围、肌力)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 疼痛程度(15分):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肩关节在日常活动中的疼痛程度。
  • 日常生活能力(20分):评估患者在睡眠、工作、休闲活动中的功能受限情况,同时结合手臂可抬高的最高位置判断其活动能力。
  • 肩关节活动范围(40分):使通过量角器测量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及内旋的活动度。其中,上举与外展每30°赋2分;外旋(采用累计积分法)、内旋根据手部触及位置分级。
  • 肌力(25分):采用手动肌力测试(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或弹簧测力计等仪器评估。根据肌力从0级(无肌肉收缩)至5级(完全抗阻)分别赋分,总分范围为0–25分。

1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内容

项目评分标准
1.疼痛程度0分--重度
5分--中度
10分--轻度
15分--无  
2.日常生活能力
(1)日常生活
a.正常睡眠  0分--因肩痛难以入眠
1分--因肩痛难以入眠,但最后能入睡
2分--睡眠正常
b.正常生活完全受到影响至完全不受影响的程度0~4分  
c.正常娱乐/运动完全受到影响至完全不受影响的程度0~4分
(2)手无痛活动能达到的位置2分--到腰部
4分--到剑突
6分--到颈部
8分--到头顶
10分--超过头顶
日常生活能力总分
3.肩关节活动范围
(1)上举0分--0°〜30°
2分--31°〜60°
4分--61°〜90°
6分--91°〜120°
8分--121°〜150°
10分--151°〜180°
(2)外展0分--0°〜30°
2分--31°〜60°
4分--61°〜90°
6分--91°〜120°
8分--121° 〜150°
10分--151° 〜180°      
(3)外旋 (多选,最终外旋项目得分为各选项得分之和)2分--手放于头后且肘可向前
2分--手放于头后且肘可向后
2分--手放于头顶且肘可向前
2分--手放于头顶且肘可向后
2分--手可完全举过头顶
(4)内旋0分--手背触到大腿外侧
2分--手背触到臀部
4分--手背触到腰骶部
6分--手背触到腰部(L3棘突)
8分--手背触到T12棘突
10分--手背触到肩胛间区(T7及以上)
肩关节活动范围总分
4.肌力0分--0级
5分--Ⅰ级
10分--Ⅱ级
15分--Ⅲ级
20分--Ⅳ级
25分--Ⅴ级
主观评价指标总分(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 
客观评价指标总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 
总分 

三、量表评分标准

CMS本身未提供统一的优良分级标准,一般认为得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佳。在实际应用中,评分结果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个体特征进行综合解读,避免对单一得分作出机械性判断。例如,老年患者因肌力自然减退,可能总分较低,但若活动范围明显改善,仍具临床意义。因此,建议建立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种人群的参考值数据库,以提升评分解读的准确性与实用性[4]

四、使用注意事项

CMS作为一项广泛应用的肩关节功能评估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与一致性[2]

  • 评估方法标准化:肌力测试应统一使用测量工具(如弹簧测力计)与评估体位(建议为坐位、肩外展90°),以减少人为测量误差。
  • 单侧病变适用性:中文版CMS的验证研究以单侧肩关节病变患者为主,对于双侧病变患者的评分结果应谨慎解读。
  • 年龄与性别校正:肌力及活动范围均受年龄及性别影响,建议参照校正后的参考标准进行评分,以降低系统偏倚。
  • 特殊人群:禁止对急性肩关节脱位、骨折未愈合期及发热伴全身感染者进行肌力测试。对帕金森病患者建议采用多个时间段重复测量并取其均值。对于儿童患者,应结合体重调整肌力评分标准,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五、参考文献

[1] Constant C R, Murley A H. A clinical metho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shoulder [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7, 21(4):160-164.

[2] 田子睿, 姚敏, 王拥军, 等. 中文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的研制与应用[J]. 中医正骨, 2019, 31(5):20-2125.

[3] Roy JS, MacDermid JC, Woodhouse LJ.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 [J]. J Shoulder Elbow Surg, 2010, 19(1):157-64.

[4] Constant CR, Gerber C, Emery RJ, et al. A review of the Constant score: modifica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its use [J]. J Shoulder Elbow Surg, 2008, 17(2):355-61.

End
文章目录 沉浸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