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急性生理评分II(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II, SAPSII)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发布于 22:45:21 浏览:7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

简明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II,SAPS I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分工具。该评分系统在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指导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主要介绍SAPS II的发展历程、内容及填写说明、评分标准及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简明急性生理评分;SAPS II;预后评估;重症监护;危重症

一、量表简介

简明急性生理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最初由 Le Gall 等于1984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1993年,Le Gall等[1] 基于来自12个国家137个重症监护病房(ICU)共13,152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在原始评分系统的基础上修订并提出了SAPS II评分体系。该系统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工具之一。

大量研究证实,SAPS II评分在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能力。例如,孟新科等[2] 在207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中应用SAPS I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8.29,P < 0.01),且死亡组的预计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存活组(t = 9.03,P < 0.01)。SAPS I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当评分≥41分时,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2.47%。

此外,石青青等[3] 在300例ICU患者中应用SAPS I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与ABCD护理分级呈正相关(r = 0.377,P < 0.01),并在评估A级病人方面具有一定识别能力(AUC = 0.698,95%CI:0.586~0.715)。胡畅等[4] 基于MIMIC-III数据库分析2470例脓毒症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其SAPS II评分在预测ICU病死率方面表现良好(AUC = 0.768,95%CI:0.751~0.785),灵敏度为78.17%,Youden指数为0.4181。

二、量表内容及填写说明

SAPS II评分通常由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护人员(如医生、护士或数据收集专员) 在患者入住后的前 24 小时内进行填写,共包含17个变量,包括12项生理学参数、患者年龄、入院类型以及3种慢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转移性癌症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各变量赋分不同,单项得分范围为0~26分,具体内容详见表1;各变量的定义见表2。

表1 简明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 Ⅱ)内容

指标评价标准
年龄(岁)0 分--≤40
7 分--40~59
12 分--60~69
15 分--70~74
16 分--75~79
18 分--≥80
心率(次/分) 0 分--70~119
2 分--40~69
4 分--120~159
7 分--≥160
11 分--<40
收缩压(mmHg) 0 分--100~199
2 分--≥200
5 分--70~99
13 分--<70
温度 ≥39ºC(102.2ºF)0 分--否
3 分--是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0 分--14~15
5 分--11~13
7 分--9~10
13 分--6~8
26 分--<6
PaO₂/FiO₂ 0 分--在过去 24 小时内没有使用机械通气或持续肺动脉压监测
6 分--≥200 mmHg/%(26.6 kPa/%)
9 分--100~199 mmHg/%(13.3~26.5 kPa/%)
11 分--<100 mmHg/%(13.3 kPa/%)
血尿素或血尿素氮0 分--血尿素<10.0mmol/L(0. 60g/L) 或血尿素氮<28mg/dL
6 分--血尿素 10.0~29.9mmol/L(0.60-1.79g/L)或血尿素氮28~83mg/dL
10 分--血尿素≥ 30.0mmol/L(≥1.80g/L)或血尿素氮≥84mg/dL
尿量(L/天) 0 分--≥1.0
4 分--0.5~0.999
11 分--<0.5
血 K+(mmol/L 或 mEq/L) 0 分--3.0~4.9
3 分--<3.0或≥5.0
血 Na+(mmol/L 或 mEq/L) 0 分--125~144
1 分--≥145
5 分--<125
血 HCO3-(mmol/L 或 mEq/L) 0 分--≥20
3 分--15~19
6 分--<15
胆红素0 分--<68.4 μmol/L(<4.0 mg/dL)
4 分--68.4~102.5 μmol/L(4.0~5.9 mg/dL)
9 分--≥102.6 μmol/L(≥6.0 mg/dL)
白细胞(×109/mm3) 0 分--1.0~19.9
3 分--≥20.0
12 分--<1.0
慢性疾病0 分--无
9 分--转移癌
10 分--血液恶性肿瘤
17 分--艾滋病(AIDS)
住院类别0 分--择期手术
6 分--内科治疗
8 分--急诊手术
SAPS II 总分 
住院死亡率

表2 简明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 Ⅱ)变量定义

变量定义
年龄使用患者的年龄(以岁为单位),按上一个生日计算
心率使用24小时内最异常值(最高或最低心率);若从心跳骤停(记11分)变为心动过速(记7分),则记11分
收缩压与心率相同方法:例如,若收缩压在60 mmHg 至205 mmHg之间波动,记13分
体温使用最高体温(摄氏或华氏均可)
PaO₂/FiO₂ 比值若为机械通气或持续肺动脉压监测患者,使用该比值中的最低值
尿量若患者在ICU不足24小时,则换算为24小时尿量;例如8小时内尿量为1升,则24小时按3升计算
血尿素或血尿素氮水平使用尿素(mmol/L 或 g/L)或尿素氮(mg/dL)中数值最高的值
白细胞计数使用最异常值(最高或最低),按评分表分值评估
血钾水平使用最异常值(最高或最低),以mmol/L计
血钠水平使用最异常值(最高或最低),以mmol/L计
血碳酸氢盐水平使用最低值,以mEq/L计
胆红素水平使用最高值,以μmol/L或mg/dL计
格拉斯哥昏迷分数(GCS)使用最低评分值;若患者镇静状态,则记录镇静前估计的GCS评分
入院类型分为急诊手术†、择期手术‡  或内科治疗§
艾滋病(AIDS)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并伴临床并发症,如卡氏肺囊虫肺炎、Kaposi肉瘤、淋巴瘤、结核或弓形虫感染,记为“是”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若患有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或多发性骨髓瘤,记为“是”
转移癌若通过手术、CT或其他方法确诊为癌症转移,记为“是”
说明:
† 急诊手术:在手术安排时间前24小时内被列入手术计划。
‡ 择期手术:手术在至少24小时之前排好计划。
§ 内科治疗:入院前1周内没有任何手术安排。

三、量表评分标准

SAPS II评分总分范围为0~163分。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评分计算公式如下:

SAPS II 总分 = 各变量分值之和

住院死亡率(%) = ex/1 + ex

x = −7.7631 + 0.0737 × (SAPS II 总分) + 0.9971 × [ In(SAPS II 总分 + 1) ]

(e 是一个数学常数,值为 2.7182818,代表自然对数的底数)

四、量表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范围:SAPS II评分不适用于18岁以下患者、烧伤患者、冠心病或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在此类人群中的使用可能影响评分的准确性,需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判断。
  • 评估时间:评分应严格依据患者入ICU后前24小时内记录的最差生理学参数,超出该时间窗的数据不应纳入,以确保评估结果反映患者急性期病情。
  • 干预影响:如患者在评分前已接受相关干预(如升压药、机械通气等),建议尽可能参考干预前的原始生理状态,以避免因治疗掩盖病情而导致评分偏低。

五、参考文献

[1] Le Gall J R, Lemeshow S, Saulnier F. A new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SAPS II) based on a European/North American multicenter study[J]. JAMA, 1993, 270(24): 2957–2963.
[2] 孟新科, 邓跃林. APACHE II与SAPS II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比较[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3(12): 751–755.
[3] 石青青, 范宇莹, 张悦, 等. 应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ICU护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20, 34(9): 1506–1510.
[4] 胡畅, 胡波, 李志峰, 等. 四种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ICU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4): 513–518.

End
文章目录 沉浸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