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erg和Morrey评分量表(Broberg-Morrey score,BMS)也称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系统,是针对肘关节功能评估的一种常用工具,尤其适用于复杂损伤的术后疗效评价。本文主要介绍其发展过程、内容及填写说明、评分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Broberg-Morrey; Broberg和Morrey评分系统; Broberg和Morrey评分量表; 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
一、量表简介
Broberg和Morrey评分量表(Broberg-Morrey score,BMS)由Broberg和Morrey [1]于1986年首次提出,旨在量化评价肘关节创伤、骨折及退行性病变后的功能恢复效果。该量表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观察,整合了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及疼痛四大维度,总分100分,是目前肘关节疾病疗效评估的经典工具之一。相较于其他肘关节评分系统(如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BMS更注重肘关节整体功能的量化,尤其在复杂创伤(如“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及术后康复的评估中具有显著优势。其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恢复的客观性,避免了单一主观评价的局限性。
1998年,Turchin等[2]通过对69例患者使用五种不同的肘部评分系统进行研究,发现BMS在原始分数比较时与其他评分系统有较好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介于0.79-0.90),但在分类排名比较时仅显示轻度至中度一致性(二次加权kappa系数介于0.18-0.49),提示其临床分级判别效度存在一定局限,其区分度处于中等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李庭等[3]于2009年首次将BMS应用于中国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术后评估,不仅证实了该量表在中国人群的适用性,同时发现其与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具有显著相关性(rs=0.762,P<0.001)。现有循证医学证据 [4]综合表明,BMS在肘关节损伤的功能评估中兼具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量表内容及填写说明
BMS量表采用百分制计分,包含疼痛、运动范围、稳定性和功能四个关键维度。填写时需结合客观测量与患者主诉,避免单一维度偏差。建议在标准体位下进行检查,并由同一评估者完成系列随访测评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表1 Broberg和Morrey评分量表内容
项目 | 评分标准 |
1.活动度(每一个平面) | |
(1)屈曲(最高27分) | 活动弧度:____________度 |
屈曲得分(0.2×活动弧度) | |
(2)旋前(最高6分) | 活动弧度:____________度 |
旋前得分(0.1×活动弧度) | |
(3)旋后(最高7分) | 活动弧度: ____________度 |
旋后得分(0.1×活动弧度) | |
活动度总分 | |
2.力量 | 20分--正常13分--轻度损伤(疗效可观但有局限;肌力是健侧的80%)7分--中度损伤(限制某些活动;肌力为健侧的50%)0分--严重损伤(限制日常活动,功能不全) |
3.稳定性 | 5分--正常4分--轻度损伤(患者感知,无局限性)2分--中度损伤(限制某些活动)0分--严重损伤(限制每天的活动) |
4.疼痛 | 35分--无28分--轻微(活动时疼,无需止痛药)15分--中度(活动时或活动以后疼痛)0分--重度(休息时疼,需服用止痛药,功能障碍) |
总分 |
三、量表评分标准
BMS量表总分范围为0至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状态越好。具体结果判定标准如下:
- 95-100分:优,接近正常肘关节功能;
- 80-94分:良,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 60至79分:一般,肘关节功能部分恢复;
- 低于60分:差,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
表2 Broberg和Morrey评分量表结果判定
评分等级 | 解释 |
<60分 | 差,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需进一步干预。 |
60-79分 | 一般,肘关节功能部分恢复,明显功能障碍。 |
80-94分 | 良,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不影响日常生活。 |
95-100分 | 优,接近正常肘关节功能。 |
四、量表使用注意事项
BMS量表常用于全面评估肘关节功能状态,可较好预测术后功能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主观性局限:疼痛评分依赖患者主观报告,需结合影像学、肌力测定等客观指标综合判断。
- 联合其他量表评估:该量表侧重运动范围和肌力评估,对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评估不足,需结合其他量表(如DASH量表、VAS量表)综合评价。
- 适用人群:对于老年患者或复杂创伤患者,需根据其功能恢复特点调整评分标准。
五、参考文献
[1] Broberg M A, Morrey B F. Results of delayed excision of the radial head after fracture[J]. J Bone Joint SurgAm, 1986, 68A: 669-674.
[2] Turchin DC, Beaton DE, Richards RR. Validity of observer-based aggregate scoring systems as descriptors of elbow pain, function, and disability[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8, 80(2): 154-162.
[3] 李庭, 王满宜, 蒋协远, 等. 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 2009, 29(5):398-403.
[4] Chen HW, Liu GD, Wu LJ. Complications of treating terrible triad injury of the elbow: a systematic review[J]. PLoS One, 2014, 9(5): e97476.